1996年5月,珠峰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山難事件,8名登山客死亡。(隨後尼泊爾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已超越這個記錄) 電影《Everest》 根據倖存者事後寫的書改編,因為是真人真事,因此格外令人深思。

登世界最高峰向來不是凡夫俗子輕易買張機票就能完成的夢想。除了天價收費,還得經過嚴密的高山訓練,而且這是個團隊活動,登山所需的設備如搭營、綁繩、架登山梯、放置備用氧氣瓶等工作,都要依賴專業的登山組織和當地雪巴人準備。因此,團隊之間的合作,領隊的素質成了你能否成功登頂、安全下山的重要因素。

電影裡主角們是互相競爭的商業登山團,紐西蘭領隊Rob曾完成5次登珠峰的記錄,在當時是非雪巴人中珠峰登頂最多的人。另一位則是嬉皮作風的美國領導Scott Fischer。

Rob對團隊要求嚴謹,堅持顧客性命是最重要之事,而Fischer堅持有高山經驗的登山客才能參團,他的隊伍成員在營地裡跳舞喝酒,安全措施似乎比較鬆散,兩者風格大不相同。但山難發生後,Rob 的隊伍連同工作人員,共4人喪命,而Fischer 除了他自己遇難,全部隊員生還。另外,堅持不帶氧氣瓶攻頂的俄羅斯領隊,其隊伍反而無人傷亡。也許,在重要的時刻做對的決定,比平時做對了,但卻在重要時刻走錯步更重要。

 


海拔八千多公尺的珠峰,本來就是個死亡險地,意外當天的暴風雪固然是主因,但無數個人為因素環環相扣,一個錯誤的判斷或疏忽,足以導致多人受牽連,續而送命。Rob為了陪同客戶Doug登頂,而沒有護送其他客戶安全下山。為什麼性格嚴謹的Rob會答應讓Doug 逾時了還繼續登頂?電影裡有鋪陳是因為感動於他的登山動機,而陪他走上了致命的一步,塑造Rob好人的形象,真實原因就無從考察了。

在珠峰開放後,登山活動過度商業化一直是個問題,許多有錢人爭先強攻珠峰,部分人並沒有太豐富的高山經驗和訓練。5月10日事發當天,有4支隊伍同時攻頂,一大票人在低溫下慢慢排隊等繩索,等梯子……不但消耗氧氣,同時也會促使神智急劇下降。例如Rob 隊的一名嚮導,可能因為高海拔影響神智,錯誤判斷氧氣瓶是空的,導致自己和Rob在氧氣耗盡後,只是一心等待救援隊,最終失溫丟命。

意外後倖存者各自出書訴說不同版本的“事發經過”。導演也許想要以客觀,不帶批判的立場來拍這部電影。但保持中立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這部大製作大卡司的電影票房失利,我相信並不是因為導演沒有把它拍成典型好萊塢天災動作片,而是電影本身立場搖擺不定,平鋪直訴的說完一個山難故事,每個角色都很表面,沒有直擊人心的感動,最後觀眾和當事人兩邊都不討好。

但電影的一個主題卻值得大家思考:為了追求夢想,你會付出多大代價?

有人會說“這些登山人真傻,明明知道危險,還自己去找死”,但沒有夢想的人,又何嘗理解一個夢想對當事人,有著什麼樣的意義?

多年來,喪命於珠峰的登山客不曾間斷,但仍有許多人毫不畏懼,前赴後繼的往最高峰挑戰,為什麼?

因為山就在那裡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n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